部落格内容
- 部落格
- 部落格内容

Olympic变成赚钱运动会背后的路数
最近很火Olympic,
但很多人不知道Olympic一开始的时候是个烫手山芋,
在70年代的国家搞Olympic是个烧钱还很危险的活动。
比如1976年的加拿大的蒙特利尔,总投资20亿美元,结果亏了10亿美元。不仅导致蒙特利尔市政府几近破产,还让当地300万市民背上了20多年的债务。
其实不只蒙特利尔,很多国家举办了奥运会后都被了一屁股债。
在奥运会发起的1896年到1984年为止,办奥运会的国家并不赚钱,也压根没想到要赚钱。
纯粹是为了得到全世界的关注,体现综合国力,在国际提升知名度。
状况持续到1984年,一直到这位神奇人物的出现
他的名字是:尤伯罗斯Peter Ueberroth
天才的商业头脑和运作手段,在没有任何政府资助的情况下,首创了奥运会商业运作的“私营模式”。赚了2.25亿美金
1988年赚了4.97亿美金
1992年赚了4000万美金附加周边260亿美金的经济效益
2012年整体收益达到了284亿美金
而且这数据还在增长中,谁知道2022年北京奥运会的收益会是多少呢?
决定亏钱变赚钱的因素 – 转播量
1936 出现了第一个电视转播
1960 首次出现了全球转播
聪明的尤伯罗斯就发现了底层商机
“转播量=传播的力量=商业机构最想要的力量”
然后他就搞了一系列的变革,在1984年的奥运会,他规定:
- 奥运会每个项目只能有唯一赞助商,而且全部项目只允许30家赞助企业。
- 想要赞助,出资必须在400万美元起,低于这个数字免谈。
就因为这两个简单的规则,加上商业逻辑,马上就出现了稀缺性。
比如当时的可口可乐为了击败百事可乐,砸了1260万美元,几乎是当时可口可乐全年广告投入的10%.
奥委会就此走上了赚钱的康庄大道。
但我们还是要记得,
举办奥运会最终目的并非是为了赚钱,而是为了弘扬奥运精神,以“更快、更高、更强——更团结”的宗旨来传承人类文明的历史和文化。
正如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所说:对人生而言,重要的绝不是凯旋,而是战斗。
马上免费领取用户画像
如果你说“每个人都是你的客户”, 那么大概率你其实并不知道,谁会付钱买你的产品。
最近贴文
感谢您的订阅。
您将会获取所有关于我们的活动,销售和优惠的最新消息。